11月10日,由《財資》(The Asset)主辦的“第十八屆亞洲債券市場峰會-東盟版”在新加坡成功舉辦,中誠信亞太代表受邀出席“中國和印度的機遇與挑戰”圓桌環節並作重點發言。本屆峰會匯聚行業專家,圍繞亞洲經濟展望、債券市場的挑戰和機遇展開討論,來自全球知名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投資人、發行人等嘉賓和代表參與了此次峰會,為債券市場的最新動態趨勢及熱點話題提供專業見解。
圓桌討論
圓桌討論由《財資》執行主編Chito Santiago主持,中誠信亞太助理總監唐永盛受邀出席,與阿達尼集團財務主管Anupam Misra、聯博投資管理公司亞洲固收高級副總裁兼投資組合經理Diwakar Vijayvergia、鵬元國際高級總監兼全球戰略和業務管理主管Terry Zhang、富勒頓基金管理公司副首席投資官兼固收主管Angus Hui、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財務集團高級副總裁Kaustubh Chaubal圍繞中國與印度的機遇和挑戰、兩國的投資機會、行業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度探討與解析。
中誠信亞太助理總監唐永盛
唐永盛表示,中國經濟正經歷周期調整,在內生動力不足及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下,近年經濟增長呈現放緩。內生動力方面,受到疫情沖擊、重點行業風險暴發下,私人投資意欲減弱,個人購買力及預期收入下滑,形成通脹率偏低、儲蓄率持續上升及私人投資乏力的態勢。此外,過往數年來政府積極開展企業去杠桿、反貪腐、反壟斷等工作,相關工作旨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但短期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影響。外部環境方面,全球增長持續放緩,加上國際關系緊張局勢升溫,貿易及投資增長也受到拖累。2023年美國政府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進行限制,此舉進一步加劇了兩國的緊張氣氛,需關注國際關系變化帶來的尾部風險。
唐永盛相信,中國的發展前景樂觀,其中包括以下原因: 一、中國已形成良好的工業生態環境,工業競爭實力強勁,擁有完善的生產及交通基建設施、供應鏈、以及龐大的市場吸納能力等; 二、潛在的經濟增長空間仍然較大,中國是亞洲以及全球的經濟動力的來源之一,2023年首三季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2%,並預計全年增長達5.5%,相較全球多個市場的表現為好; 三、國企投資增長可填補部分私營部門投資的減少,有助穩定市場波動; 四、持續的對外開放將帶來更友好的營商環境。
唐永盛表示,雖然目前中國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但在經濟周期調整下,應關注個別行業風險如房地產、城投及他們的外溢效應。房地產方面,政策推動效果仍然較弱,市場信心不足制約行業覆蘇,行業底部修覆估計需持續一段時間,需特別注意已進行債務展期、到期境外內債務規模較大的民營房企。城投方面,宏觀經濟增長乏力、留抵退稅政策及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影響下,今年以來地方財政收入有所減弱,城投企業的資金壓力較大。近期,中央政府推動近萬億國債發行或有助改善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及部分地區城投的融資環境。然而,預期額度再分配下,對尾部城投企業的效用或較低。與此同時,各地城投企業的融資表現有較大的區域分化,非標違約等信用事件頻發,金融資源向經濟發展較好的區域傾斜,弱區域再融資持續承壓,融資成本也顯著提升。對償付能力偏弱的城投而言,債務逾期或違約的風險或將持續上升。此外,中央政府逐步推動政府與城投債務分離,城投加快市場化轉型將會持續,更準確評估城投的商業性風險會是評級工作重要的一環。從目前的觀察來看,政府對城投企業的支持意願仍然較高,但支持方式已漸漸從直接支持轉向間接支持,如提供更多具收入的資產或業務等,相信在未來更考驗城投自身的償債能力。
中誠信亞太是中誠信國際的全資子公司,是首家獲得海外市場評級業務資質的中資信用評級機構,於 2012年6月取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第十類牌照(提供信用評級服務),於 2023年3月獲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認可。中誠信亞太為在香港、亞太及歐盟地區發行境外市場債券的國內外企業與機構提供信用評級服務。
“財資論壇”依托香港財經媒體《財資》(The Asset)雜志,是亞洲領先的為企業、投資者及監管者提供深入討論的平台。論壇組織各種高層次的會議及活動,一直以高層次的參與者、擦出真知灼見的討論過程而著稱。憑借財資論壇的聲譽,可邀請各行業中最具影響力的領袖作為代表及演講者參與。亞洲債券市場峰會(Asia Bond Markets Summit)已進入第二個十年,是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固定收益會議,匯集了亞洲債券市場的發行者、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